第704章 游刃有余-《四合院之饮食男女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  张建国的案子还是办了。

      在段又亭跟了这个案子几个月没有动静之后,分局副局长郑富华决定换帅。

      换谁上,问题摆在了分局领导的案头上。

      为什么说换谁上是个问题呢,难道堂堂东城分局人手紧张到如此程度,连适合主持办案的人都找不出来了?

      其实不是这样的,虽然说案子等于成绩,但也得分是什么样的案子。

      一般来说命案是侦办成本最低的,经常作案的读者都知道,没有计划的命案多是三天之内就能侦破,无名抛尸案多了说也就是一周。

      超过一周的,不是有计划、有预谋,那就是老天都不收他,给凶手逃跑的机会。

      什么样的案子侦办成本最高?

      人数多的,非常多的,或者牵扯到的层面、区域等等复杂程度特别高的那种案子。

      这样的案子很难吗?

      其实不是的,难的不是侦办的技术,而是范围,办案不是抓人,抓人是结果。

      最难的是把犯罪嫌疑人牵扯到的所有罪证收集齐全,交给检方起诉。

      以张建国为例,这小子满京城的跑,想要搜集关于他的罪证,就得把跟他接触的,他所造成的犯罪事实找到,确定他是抓捕对象。

      当然了,这个时候也没那么严谨,只要主观上能认定张建国有问题,那就可以先抓。

      抓了再审,审出来再查嘛。

      虽然程序上错了,可这个时候真少有人追究这个,毕竟维护治安没有错。

      但抓捕张建国比搜集他的罪证还麻烦,还要困难,想靠这个案子翻身的段又亭就遇到了两头堵的麻烦。

      大张旗鼓的搜捕张建国不现实,因为张建国所犯问题的针对性强,社会危害性小。

      就是他想这么干,郑富华也不会批给他。

      大范围的搜捕不现实,定点侦破和抓捕行不行啊?

      答案是也不行,因为京城顽主多在胡同这样的密集区,谁也不知道他晚上在谁家休息。

      两百多万人口的京城,想要抓一个张建国如大海捞针一般。

      所以段又亭身没翻过来,倒吃了一嘴屎。

      段又亭拿不下这个案子,其他人就拿不下来嘛,东城分局没有人了吗?

      也不是,这案子说小不小,说大也不大,有能耐的看不上,没能耐的不敢拿。

      现在上面重视顽主圈子和老乒圈子闹出来的影响了,尤其是老乒圈子里多多少少还牵扯着小崽子的问题,上面可能在想办法处理他们呢,要分局这边压一压,试试水。

      以前没有压力的时候都没人愿意上呢,现在有压力没头绪,更没有人愿意上了。

      但案子既然已经被重视起来了,高震和郑富华又不能不选兵调将。

      重视是重视了,但还是不能扩大范围,扩大影响,也就是悄悄地进村,打枪地不要。

      你要说冲锋陷阵有人不怕牺牲,但大海捞针谁愿意被同事嘲笑啊。

      有人问了,重视了就得办?

      其实想想就知道了,哪个江湖大佬不是被重视了才被办的。

      你看看后世那些通报,有哪个江湖大佬的犯罪事实是被抓前一个月做下的事。

      长了得有二十年,短的也有六、七年,二十年还被抓的只能说不长脑子,不用金盆洗手洗二十年也洗白了,张建国这个也不短了。

      这两年他的所做作为都在各地派处所和治安大队这边记着呢,现在分局要算总账。

      这些处理的、没处理的,是他的、不是他的案子归了包堆儿都算在他身上了。

      抓了他一个,成全千万家嘛。

     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不知道谁提起了一句,以前交道口的治安环境就很好嘛。

      大家心领神会,纷纷称赞起了姬毓秀同志担任交道口派处所时的治安稳定成绩。

      沈放做出的成绩他们不提,因为沈放现在不是分局的人了,提他还干什么。

      再说了,交道口的稳定跟沈放有个毛的关系,以前他当所长的时候不也那个屌样。

      所以,大家一致认为,这个案子应该交给专案组的姬毓秀同志来负责。

      推姬毓秀上还有一个主要原因,就算这个案子办不好,那也是年轻人毛手毛脚。

      毕竟她还年轻嘛,底子也厚,掉下来也能爬的起来,所以用她是最合适的。

      真把这个案子办下来了,那该论功行赏,谁也说不出什么来。

      所以在郑富华没有开口反对的情况下,这个案子就从段又亭的手里转给了姬毓秀。

      要不怎么说有朝里有人好做官,不讲裙带关系,只说关系修养,姬毓秀也比别人强。

      她按照领导的要求接了案子,但又提出段又亭同志对这个案子的掌握和了解程度很高,主动申请调段又亭进了她的办案组。

      领导要用她,那自然是要给她面子的,同时也在心里夸她会做人,又安抚了段又亭。

      而姬毓秀一接手专案组,立即就转变了办案的方向,整理了专案组手里现有的罪证,先抓那些张建国身边的小喽啰。

      上次受伤自首的李奎勇不是重出江湖了嘛,第一个就逮他,这小子现在算罪加一等。

      顽主圈子里现在就属他的风头最盛,什么“在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”,吹大了吧。

      要不是当初姬毓秀放他一马,他现在就是个瘸子。

      不仅仅是李奎勇,段又亭收集到的名单上,包括东华门姚远,砖头会李占元,棒子队高建兵、东四李思达,达志桥王大海都要抓。

      剪除羽翼,逼其现身。

      定点抓捕的同时,组织街道治安力量,对相关人员家属和街坊邻居做工作。

      别觉得这个时候的街道是后世那样,一问三不知,这时候的街道大妈连你奶奶叫啥她都知道,还能不知道你这个龟孙儿那点事?

      挖掘不良根基,挤压顽主的生存空间。

      打击犯罪是一方面,消除滋生罪恶的土壤也是一方面,双管齐下,不留后患。

      现在张建国就算是不想现身都不行了,这边缩小了他的活动范围,还抓他的小兄弟。

      而那些老乒们也没打算就放过了他,同样对他的行踪开始了侦查。

      你看分局抓张建国找不见,那些老乒们整天无所事事,游手好闲的可能碰的见。

      现在的四九城风平浪静之下,针对张建国由姬毓秀出手布下了一张大网。

      就算不抓住他,也要困死他。

      “你到底给他打没打电话啊?”沈建兵皱着眉头撒么了一圈,也没见着来接站的人,回头对爱人李娟抱怨道:“这就是你的亲戚?”

      “别胡说八道了——”

      李娟的心里也怪难受的,明明早就给大伯家二弟打了电话的,也说了会来接站。

      “我打电话了啊,他说会来接……”

      “是吉城来的李娟同志吗?”

      就在李娟和沈建兵两人站在出站口四处踅摸的时候,从出站口里面跑出来一年轻人。

      “您是——”李娟犹豫着打量了这位,试探着问道:“我是李娟,您刚刚是叫我吗?”

      “哎呦,可算是找见您了。”

      来人见李娟点头确认,松了一大口气,笑着伸出手要接她手里的行李,却被她谨慎地躲了过去。

      “同志,我不认识你吧”。

      “哎呦,怨我怨我——”

      年轻人一拍脑门,松开了李娟手里行李的带子,从兜里掏出工作证递给了李娟,说道:“我是李学武李秘书长的司机,我叫聂小光,是秘书长委托我来接您的。”

      “真的假的,我弟弟怎么没来?”

      李娟将信将疑地看了眼对方手里的证件,皱眉打量了年轻人的容貌与证件照做对比。

      一旁的沈建兵早就等的不耐烦了,他还能看不出这是专程来接他们的?

      “行了行了,既然对上了,那就赶紧的吧,”他呲哒了爱人一句,随后对聂小光说道:“不好意思啊同志,我爱人疑心重。”

      “没关系,您是沈同志吧。”

      聂小光点点头,接了李娟手里的行李,示意了站台不远处的停车场说道:“这边不让停车,咱们先去停车场好了。”

      他的话多,头前走着,嘴里介绍道:“秘书长今天有几个会议要开,特意嘱托我们来接站,我还想着你们远道而来行李多,找关系去了站台接你们,没想到走了个对脸没看见。”

      “你认识我们?”

      李娟打量了聂小光一眼,她可没印象这人在弟弟身边出现过。

      聂小光终于理解沈建兵所说他爱人疑心重是咋回事了。

      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纸,上面正写着李娟两个大字。

      只要眼睛不瞎,出站都能看得见,只是他举着的时候两人没看见,就这么错过了。

      “不好意思啊,聂同志。”

      沈建兵瞥了爱人一眼,给聂小光点点头说道:“她就在火车上工作,养成职业病了。”

      “没关系,是我想岔了。”

      聂小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回头多看了领导的叔辈姐姐一眼,心里怪怪的。

      怪什么?怪领导的这位姐姐也太囊了。

      要以李家的条件,当姐姐的都能这么囊,那这位姐夫的家世和身份得是多牛哔啊。

      但看这位姐夫的气质……不像是很牛哔啊。

      难道就像韩哥说的那样,牛哔的人都低调?

      聂小光心里嘀咕,可脸上不显,嘴里更是不能乱问,这是当司机的大忌。

      嗯,现学现卖,这都是韩哥教给他的。

      今天一起来接站的还有韩哥,他的驾驶技术还在打磨,每次出特别任务的时候韩哥还是会叫上他,教给他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。

      比如这一次接人,接的是领导的亲戚,应该怎么处理,怎么应对,今天也算是对他的考验和实习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